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

台資銀進大陸中小企村鎮機會大


(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1日電)一家國際財務顧問公司今天建議,台資銀行前進中國大陸可以多考慮村鎮銀行和承作中小企業業務,參股也是一項選擇。



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所屬的普華永道(PricewaterhouseCoopers China;PwC CN)於今年1、2月對42家在中國大陸的外資銀行總經理和資深業務主管進行現場訪談,日前在大陸發表最新「外資銀行在中國」調查報告。

在兩岸經濟合作協議 (ECFA)即將簽署、台資銀行紛紛前進大陸之際,普華今天在台解說上述調查報告。

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執行董事劉博文指出,在往年調查中,外資銀行在中國最大的挑戰是監理環境,今年卻是「來自中資銀行的競爭」,可見中資銀行的優勢正在快速提升。

劉博文指出,中資銀行原本就有綿密的通路,在開設分支行數量限制和存貸比等監管環境也比外銀有利,都造成外銀感受到競爭壓力。

劉博文表示,外銀認為如果只靠銀行擴點,速度太慢,為尋求更多發展,外銀已透過多樣化管道開發中國市場,例如跨業合資、同業參股或併購、投資村鎮銀行等。

未來台資銀行前進大陸也可能面臨與外銀類似的競爭壓力問題。劉博文建議,投資村鎮銀行、承作中小企業業務和參股是台資銀可以多考慮的方向。

劉博文指出,匯豐、渣打等外銀已開始在大陸投資村鎮銀行,主要原因是外銀要與中資銀行搶大型企業客戶困難度高,反而是村鎮有9億人口,利率比城市銀行高,若能做好控管,外銀在村鎮還有機會,台資銀行也可多考慮。

大陸銀監會鼓勵外銀承做中小企業業務,但普華分析,因中小企業風險相對較高,財務資訊也不透明,外銀仍傾向將有限資金放在大型客戶。

劉博文表示,相較於外銀,台資銀行已經很習慣承做中小企業客戶貸款,因此台資銀行前進大陸可以先從在大陸的台灣企業或中小企業做起。只是做中小企業必須要有數量眾多的通路為基礎,才能貼近服務客戶。

劉博文建議台資銀行,參股是必要選擇,因為就資本運用的角度,把賺的錢拿到大陸投資的潛在收穫較高。他提醒,台資銀行可參股比例只有2成,不要預期掌握經營權,重點應放在合作項目。而且選擇非沿海的銀行,合作機會比較多。990601

文章來源: 中央社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